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誕生
中國共產黨人從這里出征
中國共產黨歷史從這里開始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位于上海市黃陂南路,,是介紹中國共產黨誕生史跡的革命舊址紀念館,,屬事件類紀念性博物館。紀念館成立于1952年,,當時稱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一館,,1968年向社會公開開放,。
紀念館坐北朝南,是一幢沿街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館舍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系利用中共一大會址所在地的原有房屋和西鄰的輔助建筑。
紀念館房屋建于20年代,,二層樓房,,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清水外墻,,大門上部均有拱形堆塑花飾,保留了20年代上海典型的石庫門民居風格,。
中共一大會址是建國后黨和政府通過多方查詢、證實,,找到后,,并按當年的模樣進行整修和復制,,原樣恢復了會址里的家具物品。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當年中共一大會議于樓下客廳舉行,。
中共創(chuàng)建陳列室有歷史文獻、文物和照片170余件,,陳列內容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產生及其活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革命史專題臨時陳列室曾分別舉辦過毛澤東,、周恩來在上海的史料展覽。
《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歷史陳列》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分別為“序廳:起點”,、“第一部分:前赴后繼救亡圖存”、“第二部分:風云際會相約建黨”,、“第三部分:群英匯聚開天辟地”,、“尾廳:追夢”。展
覽結合運用了文物,、圖片,、圖表、文摘,、創(chuàng)意展項等多種展陳載體,,展出展品278件,其中文物含實物,,文獻,、原照等,包括國家一級文物21件,,創(chuàng)意展項15件,。
“第一部分:前赴后繼救亡圖存”。展示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抗爭和艱苦的探索,,挽救中國危亡的重任歷史地落到新興的無產階級身上。
“第二部分:風云際會相約建黨”,。展示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上海,、北京等地相繼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第三部分:群英匯聚開天辟地”,。展示1921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13 位代表與2 位共產國際代表出席。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工作決議,,選舉了中央領導機關,,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10月,,是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的宣傳、保護,、管理機構,,屬于近現(xiàn)代紀念性專題紀念館,隸屬中共嘉興市委宣傳部,。1985年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zhàn)^名,。
該館的基本陳列為“中共一大史料陳列”,,系統(tǒng)地介紹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民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而不斷探索、抗爭以及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直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一歷史史實。其中,,著重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過程,。此外,還有“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湖的關懷”兩個輔助陳列,。
南湖革命紀念館展陳主題包括《開天辟地》和《光輝歷程》兩大篇章,以“開天辟地——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歷史事件為核心,,以黨的一大為重點,,向前延伸至1840年,向后延伸至黨的十七大。新館一層和二層為《開天辟地》展廳,,三層為《光輝歷程》展廳,。
基本陳列
序廳總面積270平方米,總高度9.5米,,主體部分由兩層大型浮雕構成。浮雕采用上下錯落的塊狀分割組合形式:上層以嘉興南湖的風景名勝為主要內容,,反映了中共“一大”召開的社會背景,。
1
開天辟地
2
光輝歷程
“光輝歷程”占了整個三樓展廳,。走過一段通道,首先是一處三折幕放映廳,,在放映廳右前方是一堵巨幅彩色壁式浮雕墻,。浮雕高4米,長20余米,,包括“星火燎原”和“中流砥柱”兩大主題,,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戰(zhàn)爭中的核心事件。
第二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中首先映入眼簾是天安門與開國大典大型場景,。
第三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則集中呈現(xiàn)了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以來,,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核心的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帶領全國人民解放思想,,實現(xiàn)歷史性偉大轉折,開辟了改革開放之路,,高舉旗幟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及開創(chuàng)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篇章等重大史實,全面展現(xiàn)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大的每一次重要探索,、進步和建設成就,。
展覽的最后是一面宏偉壯觀的“黨章墻”,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黨章的展示和簡介,組成了中共從一大到十七大的完整思想發(fā)展史,。
百年前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開啟了百年奮斗歷程
這一百年
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
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