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局勢發(fā)展之快讓人始料未及。塔利班士兵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并占領了總統(tǒng)府,。在時隔20年后重掌阿富汗的控制權,。世界都在密切關注,,特別是關注那里的女性,,女孩和文物的命運,。阿富汗地處歐亞大陸中心,,是名副其實的“文明的十字路口”,。2006年起,來自戰(zhàn)火中的阿富汗的231件文物以巡展的方式,,流轉于歐亞美澳4大洲的13個國家,。其中在中國9個大城市做了巡展,時長達3年,。
01
阿富汗展的這批文物可謂歷經(jīng)浩劫,,蘇聯(lián)入侵,、軍閥混戰(zhàn)、塔利班暴政,、美軍入侵等一系列磨難不絕如縷,,一部分文物目睹了文明被摧毀,比如被摧毀于塔利班轟炸中的巴米揚大佛,,一部分文物也見證了戰(zhàn)火下阿富汗人對文明的保護與傳承,。
1979年,,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內戰(zhàn)爆發(fā);
1979年,,部分文物被轉移至總統(tǒng)的房間,;
1981年,,哈達地區(qū)的文物全部因戰(zhàn)亂和火災被毀;
1992年到1994年,,國立博物館開始遭到破壞,,大量文物被盜賣;
2001年,,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喀布爾博物館開始重建。博物館的標語 “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文化生,,國家生,。只有當文化具有生命力的時候,這個國家才能存續(xù),。
2012年,,在外國專家?guī)椭拢┪镳^開始對館藏文物進行智能化數(shù)據(jù)存儲……
但即便如此,,因國內時局的動蕩,,這些文物無法正常展出,于是只能在世界范圍內巡展,,包括了世界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館”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2009年),、大英博物館(2011年)。十數(shù)年后終于來到中國,,來到了“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中國故宮,。有些文物再不看,也許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02
阿富汗近代考古學發(fā)軔于20世紀初,自那時起阿富汗就匯聚了法國,、英國,、俄羅斯、美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大量外國考古學家,,競相發(fā)掘古代遺跡。也正因此,,阿富汗特制定“金制品和獨一無二的出土品都歸屬阿富汗所有,,禁止帶出國外”的發(fā)掘品分配政策,力求將古代文明的遺存留在這片土地,。
此展呈現(xiàn)的文物主要集中于阿富汗四個考古遺址:法羅爾,、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貝格拉姆,,跨越2000多年,相當于中國的夏代到東漢中晚期,。
據(jù)專家推斷,,這批金器應來自古巴比倫、印度,、中亞等地,,其出現(xiàn)或許與青金石貿易交換相關。這些工藝優(yōu)異的金質藝術品似乎在告訴我們,,就在四大文明古國繁榮之時,,在阿富汗的阿姆河,一個叫做“阿姆河文明”的文化圈也正在悄悄萌芽,。
碑刻銘文和希臘陶文上的希臘文字,反映了該地區(qū)的文化程度,。希臘文字的使用一直延續(xù)到伊斯蘭化時間,,并成為阿富汗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為缺少文明史料的佐證,,阿伊哈努姆被毀后的一段時期被稱為“黑暗的百年”。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lián)考古學家在蒂拉丘地發(fā)現(xiàn)的大量小黃金金片,,解決了這一阿富汗歷史的斷層問題,成為1970年代阿富汗考古最為重要的發(fā)現(xiàn),。
這些細小文物也在述說著中國歷史:張騫通西域,,他所聯(lián)絡的“大月氏”或許正是蒂拉丘地文物的主人。
貝格拉姆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考古學家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兩個密封于2000多年前的房間,,里面全是當時交易的貨物,。
最初學者們認為這兩間房屋及其寶藏可能屬皇宮所有,但后來的研究表明它們是用來儲存“絲綢之路”貨物的巨大庫房,。沒有人知道貨物主人為何沒有回來,。房間內的工藝品反映了2000年前阿富汗卓越的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
寶藏中的一些石膏制品極具特色,這些將人物肖像和希臘神話場景融合制作而成的浮雕希臘羅馬石膏圓板,,代表了當時世界范圍內高超的工藝水平,。